乔延江,男,理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原副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吉林省直先进工作者,北京高校优秀共产党员,中药学(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学科带头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中医学、中药学)评议组召集人,教育部中药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973”中医重大基础理论研究专项组专家,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专项组专家,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专家组专家。首都医科大学、西北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甘肃中医药大学、陕西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客座研究员、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兼职研究员、西藏藏医学院首席科学家。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分析学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药物质量分析与生产过程控制分会会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系统科学与工程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高等中药教育研究会理事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药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学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中医药信息数字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博士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天然药物资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中医药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中药检验工专业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近红外光谱学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医药健康大数据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副理事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发酵中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中药制药与新药开发关键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中医药现代化网上合作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市“中药生产过程控制与质量评价”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信息工程”重点研究室主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副主编;《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science》副主编;《实验方剂学杂志》副主编;《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中国中药杂志》等杂志编委。
作为第一完成人先后获得北京中医药大学自然科学一等奖、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教学成果一等奖,中华中医药学会李时珍医药创新奖,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获天津市自然科学一等奖。主持完成“973”、“863”、支撑计划、重大创新、自然基金重点等项目20余项;获专利23项、出版著作5部,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150余篇。1992年首先开展人工神经网络中药质量评价研究,1996年率先开展中药大数据知识发现研究,1998年起开展中药药性理论系统研究,2003年提出并开展中药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研究。提出了药性自相似理论,形成了药性系统观,构建了中药系统科学学科,创立了全国中药系统科学与工程学会,任首任会长;提出了中药分析学概念,建设了全国第一个中药分析学重点学科,获得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称号,创立了全国中药分析学学会,任会长十年,现任名誉会长;提出了中药信息学概念,成为全国第一个中药信息学重点学科,建立了全国首个中药信息工程重点研究室,培养了首个中药信息学博士;领导创建了我国航天中医药学和航海中医药学两个重点学科,并任航天中医药学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提出了中药系统质量观,建立了全国第一个中药过程控制与质量评价重点实验室,创建了第一个药物质量分析与生产过程控制学会,并任第一任会长;提出了教育共同体理念和知识、能力、素质、信仰四位一体教育质量观,创建了全国高等中药教育研究会,任会长十年,现任名誉会长;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召集人十年,领导完成了全国中药学学科体系制定和目录划分,现已在全国实行;领导完成了我国第一个中药学研究生培养标准制定,现已在全国实行;组织完成了全国第三轮中药学重点学科、博士点建设的评审工作。
作为全国第一位中药学博士后,获得人事部全国优秀博士后流动站称号;主编出版了全国第一部《中药发酵炮制学》,第一部《中药检验工》行业技能鉴定培训教材,国家十三五规划教材《中药分析学专论》,国家出版基金《中华医学百科全书》之《中药制剂学》。成立了全国第一个中药调制标准化研究中心,任研究中心主任。
培养研究生130余名,留学生1名。其中获博士学位40人,硕士学位77名,指导博士后4名,国内访问学者4名。
主要研究领域:中药药性理论、中药智能制造、中药数据科学、中药高等教育、科学艺术哲学。
通讯地址: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大学城北京中医药大学良乡校区中药学院C座4层
E-mial:yjqiao@263.net